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哲理 >> 德育在线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勤能补拙,俭以养德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29】 【阅读: 次】【关闭窗口】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站在庄严的国旗下,我深感荣幸能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它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句古训深刻揭示了勤俭节约对于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重要性。古往今来,无数先辈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勤俭节约的光辉典范。从汉文帝的露台之省到朱元璋的四菜一汤,再到现代社会的光盘行动,勤俭节约的精神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中华儿女的心田,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时刻提醒我们,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都凝聚着劳动者的辛勤汗水,都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然而,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勤俭节约这一美德似乎正在被一些人淡忘浪费现象屡见不鲜:食堂里,有同学将不喜欢的食物随意丢弃;垃圾车里,常有未吃完的水果、饮料等;教室里,无人时日光灯却依然亮着;水龙头在无人使用时,也时常在流淌……这些现象,都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这些浪费行为时,不妨想一想那些还在为温饱问题而挣扎的人们;当我们看到不必要却正在使用的资源时,不妨想一想那些资源匮乏地区的孩子们。要知道,我们的每一份节约,都是对他人的一份关爱,都是对地球的一份贡献。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修炼,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任,更应将勤俭节约铭记在心,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在饮食上,不挑食、不浪费,积极参与光盘行动;在学习上,勤奋刻苦,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勤俭节约的美德,共同守护我们美好的家园。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和谐,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繁荣进步,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绿色!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