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哲理 >> 德育在线 >> 校园文化 >> 正文
毋忘国耻 以史为鉴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20】 【阅读: 次】【关闭窗口】

918日是全国人民无法忘怀的日子,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哲理中学在全市抗疫的情况下,开展了“九一八”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线上活动。组织学生在家观看公众号《国殇,永不能忘》视频和文章,全体学生起立为“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英烈、死难的同胞默哀致敬,并撰写心得体会。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在心得文章中纷纷表示,一定会加强对中国史、抗战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爱党爱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明确了肩头上的责任,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自尊心,更重要的是让成长在和平时期的孩子们懂得了只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铭记历史,振兴中华,才能让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下面节选部分心得体会:

国殇,永不能忘!--714林婧琳

90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用炮轰炸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开启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大半个中国被践踏,3500多万同胞伤亡。多少人间惨剧,多少家破人亡,多少山河破碎,这不堪回首的回忆啊。“九一八”是变是中国人的巨大国耻,是每个中国人现在一道深深的疤痕。勿忘“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晚上,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铁轨,并嫁祸给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队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今天,尖利的防空警报又响彻中国上空,十四万万中华儿女的心再起悲愤的波澜,“忘记历史等于背板”,中国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历史的仇恨,不是为了用暴力的方式“洗刷耻辱”,而是为了和平,为了牢记用生命和鲜血作为代价换来的深痛的教训。尽管只有这短短的20秒,但我看到了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它激励着我们努力奋进。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国殇,永不能忘!!!


人知耻而后勇,国知耻而富强--八年3  张睿仪

回望九十年前,九一八事变爆发,我们的先辈们浴血奋战十四年。今天的那一声声钟声,敲打在我的心尖,如千千万万针刺入,难忍痛楚; 钟面上的那四个大字:勿忘国殇,似也映于眼前,挥之不去。抬首望窗外,如今正是太平盛世,战争对我们来说,好像很遥远,但是谁又可以明白,当下的大好河山,是前辈们拿着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的,正是那一滴滴血,筑就了我们幸福的城墙,将我们无一例外地留在这座幸福之城内。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少年的肩应该担起草长莺飞和清风明月,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倍显静好。海面无风自在摇曳,少年仍需向光前行。

是鸣笛声起时,民族精神不可沉沦。勿忘历史不是为了呐喊,而是为了反思。铭记九一八,不是为仇恨,而是为了凝聚力量。真正的爱国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做力所能及的事,为社会、家庭、也为自己。从读好每一本书,学好每一科,做好一件事开始。九一八才不会重现,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只有从青年做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繁荣,我们生于盛世,当不负盛世铭记历史。发愤图强,于时代华章更书一笔,少年意气飞扬,让我们畅想,让我们继续开创。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九年21班

  铭记历史,我们要记住什么?记住屈辱,记住痛苦,记住牺牲,记住离别,记住永远的失去;同样,我们也要记住灯火,记住脊梁,记住来路,记住奋斗,记住光明到来的那一刻。你看,那红旗飘扬的,是从沉沉黑夜里抛洒出来滚烫的鲜血;你听,那警钟长鸣的,是在远远烽火里久久不散痛苦的哀鸣。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铭记国殇于心

  90年前的918日,一场蓄谋已久的日军侵华在东北军豪无准备下拉开了序幕,因为警惕松懈,日寇有机可乘,烧杀掠夺;因为无奈弃抗,三省深受迫害,生灵涂炭,这份国殇久久不能忘!所幸有那样一群怀有深厚爱国责任感的抗日义勇军自卫队等挺身而出,因为于国有爱,义军顽强抵抗,舍身死守一寸国土,这深情历久不衰!依己之感,国殇将被铭记于吾心,爱国情永厚耘心田!习近平主席曾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吾辈常受教于做人要有气节和人格,更应知爱国定是摆于首位的。于吾辈而言,理应勿忘国殇,将国殇之痛化为新发展之动力,立下为中华之新发展而读书之大志,“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中国的新发展必将在吾辈人反思历史的基础上迈向新辉煌!